说人话!最新P2P转型新政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

近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整治办函[2019]83号(以下简称“83号文”),并已有地方金融局对辖区内的网贷机构传达了该文件。

83号文文件长达7000余字,信息量巨大,网贷之家为各位准备了白话版解读,从对平台、出借人、借款人、从业者等多视角来理解83号文将带给网贷行业的影响。

一、对大平台、中小平台有何影响?

网贷之家梳理今年以来监管表态有这几点发现:

其一,全国纳入实时监测的427家在运营网贷机构,今年年底之前每家都要完成分类处置;

其二,分类处置以引导退出为主,其次是引导转型;

其三,转型方向不再提及助贷、为持牌资管机构导流,取而代之的是引导转型持牌机构,如小贷、消费金融公司等。83号文则为P2P转型持牌小贷(区域、全国)具体落地方案。

监管给出三个持牌转型选项,区域性小贷、网贷小贷、消费金融,怎么选?对比前述三者的准入门槛和监管要求来看,以持牌难度和牌照价值大小排序,消费金融>网络小贷>区域性小贷。

1、极少数头部平台能拿到消金牌照

首先,考虑到当下去申请小贷牌照在1-2年内将一直属于“临时牌照”,转正需层层审核通过,对于少数具备资本实力的头部平台而言,消费金融牌照明显更有吸引力。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放贷款、吸收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存款、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在银行间市场流转信贷资产等业务。消费金融公司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全国范围内的合法放贷资质是消费金融公司的利器。

网贷之家注意到,陆金所背靠的中国平安日前已获批筹建消费金融公司。早前,玖富也已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入股湖北消费金融公司……未来不排除在资本实力、专业管理能力等各方面具备条件的头部平台,通过自主申请或者并购入股等方式拿下消费金融牌照。不过,预计持有消金牌照的平台或不超过5家。

2、待收超50亿的大平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就业内待收超50亿的大平台而言,部分公司已持有或关联公司持有网络小贷牌照。而83号文明文规定,P2P最多参股两家网络小贷公司,最多控股一家网络小贷公司。目前尚不清楚从这套规则是否适用于已经取得网络小贷牌照的P2P公司。同时,尚不清楚已经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公司能否在全国开展业务,以及是否要重新申请全国牌照,或者说需要根据83号文去做注册资本增资、消化关联P2P存量直至清零后再展业。

而尚未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大平台转型持牌小贷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有良好金融科技基础、一定股东实力、存量业务兜底。另外,考虑到可持续性,大平台转型持牌小贷还需要具备资产开发能力、自我风控能力以及强大的造血能力(营利),换言之,大平台的小贷业务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否则这张“临时牌照”也几无转正的可能性。当然,地方监管的支持也是大平台转型顺利的一大重要因素。

3、中小平台两条出路

就中小平台的命运而言,除取缔、清退、立案之外,部分中小平台还有两条出路,其一,以兼并重组等方式上岸;其二申请区域性小贷转型,获得转型试点机会。

网贷之家注意到,今年以来,易利贷被京东金融收购;农金宝互金被厦门农商金控并购;;正勤金融被世界五百强企业雪松控股并购;道口贷被宜人贷并购,早已拉开了处于出清阶段的网贷行业兼并重组的序幕。网贷之家最新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地方监管部门也有意鼓励申请转型持牌小贷的P2P公司以并购重组的方式帮助辖区内中小平台良性退出,由此将促成其更大概率获得转型试点机会。

事实上,经历数轮洗牌后仍在运营的中小平台也具备了申请区域性小贷转型的基本条件,一方面其历史干净,合规程度高,兜底压力较小,另一方面具备一定的资产开发能力和风控能力,发放本地化熟人贷或企业贷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83号文对出借人、借款人、从业者有何影响?

1、P2P申请转型,出借人兑付不会停,P2P新增投资不再有

网贷之家注意到,83号文其实对于“三降”这一监管要求进行了再次重申,即P2P不得新增网贷业务,存量必须持续消化至清零。与此同时,申请转型小贷后,P2P须严格按照要求,只贷不存,且不得开展理财业务。基于此,P2P将不再新增出借人以及出借端成交量,出借人想投也没有了。

而对于尚未退出的P2P出借人,83号文明确了出借人偿付及兜底保障问题。例如要求实控人、主要股东及其相关主体承诺对存量业务承担兜底风险,转型小贷的P2P公司,需要在1-2年内筹集足够资金收购出借人债权,经监管部门评估后,认为网贷机构所提供的兜底措施仍不足以覆盖存量业务风险的,可要求网贷机构提交金额不低于截至申请之日借贷余额的3%的风险准备金等。

2、借款人逃废债上征信,逃避债务将面临严惩

在肖飒律师看来,83号文的出台将有望缓解P2P借款人逃废债问题。“既然已经名正言顺成了信用中介,网贷原出借人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债权统一移转给新的小贷公司,小贷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这样就避免了高频民间借贷会被移交公安机关的尴尬,而是以类金融机构的身份从事合法催收工作;对于此,逃废债的‘老哥’们也就不敢动辄就反向要挟旧网贷平台(新小贷公司)各种涉嫌犯罪了,人家已经成了合法放贷的机构。”

另一方面,据网贷之家了解到,监管部门对于P2P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相关工作持续推进中,并取得相应进展。部分网贷机构上报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经筛选后将逐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3、从业者凄然退场,但该退还是退吧

网贷之家注意到,今年多地警方在针对立案平台的通报中,要求平台业务员、员工等退缴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费等,甚至出现要求普通员工要退回其在公司工作期间全部工资收入的情况。对于不配合的人员,部分地区警方除了采取冻结银行账户、纳入征信的措施之外,有的还对不配合平台清退的相关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此,于从业者而言,只能配合相关部门,建议能退则退。一来不仅会被列入失信人,从而导致消费受限;二来所有银行账户都有被冻结的风险。但同时,我们理应看到不少平台员工也是该平台投资人,呼吁各地执法机关本着公平性原则能有所区分。

三、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终局有何影响?

83号文等一系列政策释放信号显示,P2P的理财端存活率趋近于零,对接出借人的那个“P”可能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消失。P2P的理财端得以重见天日至少需要基于以下几大前提:

其一,个人征信数据健全,失信成本高企;

其二,公众风险认知教育达到一定水平,这其中包括了投资人风险教育以及借款人风险教育;

其三,个人隐私信息、尤其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机制完善;其四,法律催收、网络仲裁等金融基础配套体制足够完备。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机构将迈向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牌照化方向发展。网络小贷、消费金融、融资担保、基金、保险等金融牌照热度上升。资产端方面,网络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等持牌机构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和广泛,互联网巨头们的场景优势将愈加凸显;资金端方面,一站式财富管理玩家切入更纵深化,拥有牌照优势的大玩家接管市场,群雄角逐之下出现若干个成熟的互联网理财超市巨头。

尽管现在P2P的终局已然呈现,但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中国金融基础设施足够完善的那一天,去中心化的纯信息中介P2P模式,会重见天日。

这会成为另一个赛场未完而待续的故事。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