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校园贷”可能是骗局!省通信管理局揭示电信诈骗新手法

冒充各种工作人员,骗取受害者信任,进而骗取钱财,是电信诈骗的惯用套路。当前,各种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少人深受其害。

为提高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展之际,广东省举行电信网络安全主题日活动,由省通信管理局、省委网信办主办,从9月中旬开始推出一系列与电信网络安全有关的短视频,同步在“广东信息通信业”公众号推送。

电信诈骗套路深,“注销校园贷”需谨慎

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让电信诈骗获得了滋养的温床,各种电信诈骗手段招数多套路深。近日,“广东信息通信业”推送的一期视频揭示了一种新型诈骗手法——注销校园贷。

视频来源: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校园贷是一种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每逢开学季,围绕“校园贷”的黑手便开始蠢蠢欲动,伸向在校学生。骗子首先冒充网贷或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称对方之前开通过的校园贷或助学贷等,以不符合当前政策需要消除校园贷记录,或校园贷账号异常为由,要求对方注销校园贷账号,如果不注销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如果你相信了这番话,则有可能一步步走进了骗子设下的陷阱中。骗子获取了信任后,告知对方需要在XXX网站上贷款,转入以下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从而成功骗走钱财。据国家反诈中心统计数据,今年1-8月,全国涉及注销校园贷类的诈骗案件共发案1.7万起,合计损失金额达13.3亿元。

除此之外,电信诈骗还有兼职刷单、虚构中奖信息、冒充公检法电话等手段,电信诈骗案呈现多发态势。

随之而来的,是更严厉的打击。据报道,自去年10月全国“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在各地各部门多管齐发、集中打击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快速上升势头得到遏制。今年6月至8月,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下降。

如何避免电信诈骗?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当事人的获利或害怕心理,是骗子进行诈骗的有效“暗器”。

奥一新闻记者此前曾报道,有一市民杨女士深陷“充值500元,转眼赚50万”陷阱。在骗子龙某博的层层套路下,当事人杨女士向一假冒理财平台共充值2万多元,本以为可日进斗金,但实则提现过程困难重重,最终血本无归。据了解,因此上当受骗的不止杨女士一人,还有受骗金额更大的霍先生。

除了获利心理,利用受害者的害怕心理,也是骗子的手段之一。有市民戴小姐向记者反映,她曾收到一个冒充当地公安机关的电话,对方称“因你涉嫌一项‘洗钱’的重大刑事犯罪,现通知你来XX地接受调查。”

“我刚开始有点担心,因为他能准确叫出我的名字”,戴小姐表示,“但是后来我觉得怪怪的,还是决定不予理会。”对于这种电信诈骗,正值电信网络安全主题日活动之际,省通信管理局也向市民支招,建议大家冲浪时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视频来源: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此外,省通信管理局还提醒,在日常办理购车、购房、二手房过户等交易时,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出去,比如签下空白授权委托书、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甚至原件等。否则,诈骗分子很有可能通过窃取信息从事网络非法借贷,或注册申购各种账号和权限,伪造签订各种证件证明等。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