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纷乱 如何防止掉坑?

大学,对于每位学子而言,都是美好的,这里有清晨的雨露映照着朝阳的光辉,也有深夜的灯光照亮着书前的身影。高考奋战之后,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等待着踏步大学校园,这一片梦起飞的地方。然而,在这里,需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校园贷”的内幕,希望每一位学子的大学,都是美好的,不上当受骗掉进“校园贷”的坑!

校园贷:就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尤其以高校为主要活动范围,很多贷款平台抓住了部分大学生“消费欲望高”、每月有“稳定收入”(生活费)、“贷款知识匮乏”等特点,向学生发放贷款,收取“高额”利息或者手续费等!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尽管相关部门已经严厉打击“校园贷”,但是不少放贷机构却是变相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大学生陷入“校园贷”套路现象也是经常出现。

“95后在校大三学生找工作,误入“培训贷”欠下万元贷款”、“某高校大学生为炫耀好手机,网贷4000元买手机,三个月后欠下1万多元贷款”、“2016年某高校在校学生冒用同学身份贷款高达10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

诸如此类的新闻还有很多很多,现在,一起来看一下,校园贷有哪些“套路”
1、高利贷,虽然大多数的放贷机构提供的贷款,并未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在法律上不会被认定为高利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在某些借贷平台上除了需要支付高额利息,还需要各种服务费、保证金、滞纳金、催收费等等,实际费用远远高于贷款本息。
2、以贷还贷,由于还款人偿还能力不足,或者放贷方缩短期限等等原因导致还款人未能还款,于是向另外的机构借款还之前的贷款,周而复始,以贷还贷,负债金额不断增加。于是就可能出现“借款4000元,三月后欠下1万多元”的情况。
3、贷款刷单,a同学向b同学借用身份,在某些平台借款,然后再还回去,可获得佣金。但是这大多是一个骗局,a同学一旦不还款,导致b同学被骗取信息不说,还被迫欠下高额的贷款。
除以上套路外,还有“裸贷”、各种暴力催收等等,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更是对其身心造成打击,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防范呢?
1、从根本来说,开源节流。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支出,不攀比不炫耀。可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兼职,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获取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
2、加强自身金融知识素养,加强对金融贷款的认知,客观正确认知贷款行业,防范高利贷、裸贷、套路贷等等。
3、不轻易在各类贷款平台以及其他个人透露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好自己。
4、若已经陷入“校园贷”的坑,要及时与家人朋友沟通,必要时报警寻求帮助,不能越掉越深。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