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年度六大乱象盘点!

不破不立,2020年是防范金融风险的 “决战”之年。无论是监管体系还是最高院都在不同的场合和监管文件中,多次点名金融机构的"消费者保护"问题。

消费金融行业在政策“扶持”之下,也驶入“强监管”时代。不可否认,消费金融行业的确已从高歌猛进走向合规发展,但行业各种乱象并未瓦解冰消。

高利贷、砍头息、恶意催收、营销过度、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等乱象,甚至是发行消费金融ABS的潜在风险,都成为消费金融行业“十年大考”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行业现存乱象有所认知,才能避开危险陷阱。今天瞭望消金,就近一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影响较大的乱象事件展开盘点,以供业内人士、用户参考。

事件一

“高利贷”成下消费金融业务“标签”

瞭望消金整理发现,近一年来,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到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再到巨头旗下消金业务,始终都没脱下过“高利贷”的帽子。

瞭望消金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此前有法院驳回北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对贷款利息的要求。

法院方面认为,兴业消费金融作为金融机构,相较于民间借贷,其发放贷款收取的利息、罚息及违约金,应当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不应超过年利率24%。

北银消费金融逾期滞纳金年化利率高达36%。法院判决结果为,除借款本金及账户管理费外,法院只支持北银消费金融按年化24%(月利率2%)计收逾期滞纳费。

瞭望消金认为,当前“高利贷”生存空间已被压榨缩减,金融消费者若知法懂法,就能通过法律的手段合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事件二

强制搭售屡禁不止,“砍头息”摇身变保险

有媒体报道,玖富万卡用户反映,通过玖富旗下借款APP申请线上贷款,资金到账后,账户“秒”被划走近万元。扣款详情显示,款项是被人保财险佛山分公司划走的。

据客服人员表示,人保财险是其合作公司,合作保险项目包括借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和个人贷款保证保险。如果用户申请有保费的借款产品,就必须购买保险,否则不发放贷款。同时,保费也是为了出借人的利益考虑,当借款人出现逾期等问题时,保险公司会给予赔偿。

人保财险佛山分公司给出的理由则是,该保险是可以帮助借款人快速通过借款审批、获取出借人借款的增信措施。在贷款时页面会展示保费及借款金额,需借款人线上勾选确认后才出具保单,整个投保及贷款环节均有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

但用户认为,整个贷款过程中,他既没有见过任何保险合同或者协议,也没有亲自签字确认,如果当初知道借款产品有保费,自己一定不会申请贷款。玖富万卡和人保财险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为用户自动投保。

瞭望消金发现,当前“现金贷”业务仍是搭售和捆绑销售保险的重灾区,相较履约保证保险,意外险才是完全起不到“保障”作用。有业内人士直言,这些捆绑销售的保险最大作用还是提高借款人利用资金的综合成本,直白点就是“变相砍头息”。

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借款人意外险自查清理有关情况的通报》,近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意外险改革的意见》,明确2020年及2021年意外险改革任务,并拟于近期针对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等乱象组织开展意外险市场清理整顿工作。

事件三

传统催收受限,恶意催收“智能”升级

据瞭望消金所知,催收通常有四种,层层递进,分别是电话催收、家访催收、暴力催收、法律催收。除了电催,其他的都需要面对面接触。现如今线下暴力催收团队,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之后,又遇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几乎 “团灭”。

随着金融科技不断普及化,AI 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被运用到贷后催收领域,推动催收走向智能阶段。然而智能催收在给消费金融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新困扰。

据钱站的用户反映,在疫情防控期间,其手机被智能催收电话打爆,智能催收短信还带有“威胁”字样,逾期一天罚息高达500元。

消费金融行业年度六大乱象盘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少借款人也会恶意投诉。目前反催收领域聚集了欠债人、已上岸的老赖、服务中介等人群,通过抱团组建各种交流群,与催收员斗智斗勇,想方设法为自己争取利益。

但在瞭望消金看来,与其事后绞尽脑汁的违规补救,消费金融企业应把科技研究重心放在前端的风控模型上,确保业务合规和事先风控的完备,并接入征信系统,以减少贷后催收诉求。

事件四

消费金融市场主体过度营销,收割年轻韭菜

“【有钱花】最高20万(审批为准)日息最低至万二,灵活借还,登录有钱花查额度或戳dxmyqh.com/AU7uKe,回T退订”。这类短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

消费金融行业年度六大乱象盘点!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使用频率加大,给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及消费金融业务凭借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迅速推广,埋下不少安全隐患。

当前有部分消费金融市场主体的消费金融营销、服务对象群体朝年轻化驱动,涉嫌过度营销,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和金融知识的匾乏,恶意诱导过度借贷,容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如“京东白条诈骗案”。京东金融打出的醒目广告语:年轻不留白,任性花钱,先付后还。对于刘学等多名95后年轻人来说,是极致的“诱惑”。而他们最终也因冒充他人申领京东白条,留下了犯罪记录和人生污点。

瞭望消金注意到,当前在抖音,快手,微博,贴吧,各个浏览器,但凡是年轻人常逛的地方,到处充斥着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消费金融公司、P2P、网络小贷、互联网金融助贷平台贷款广告。

好在四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自2020年1月25日起施行。其明确了金融营销宣传资质要求、监管部门职责、金融营销宣传行为规范、对违法违规金融营销宣传活动将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瞭望消金在此忠告,人的一生中,最缺钱的时候就是年轻的时候,而这也是消费欲望也是最强,但自制力最弱的时候。所谓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只能帮助你把“现在的需求”和“未来的钱”之间的矛盾调和好,让你能跨期搬移收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跨期配置。

事件五

多平台因违规收集用户信息,被监管部门点名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移动APP违法违规问题及治理举措》,京东金融App因“涉嫌超范围采集用户隐私信息的行为”被点名。原因是“App未按照其隐私声明申请隐私权限”。

在隐私政策中,出于核心功能业务需求,京东金融App申请收集用户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手机号、地址、职业、教育、财产信息、面部特征、指纹信息、位置信息、交易及转账红包信息、设备型号及设备识别码、网络使用习惯、设备状态等等隐私信息。

如果用户不提供信息,京东金融将无法提供对应的产品与/或服务。这些信息中只有寥寥几种信息需要申请隐私权限,比如设备信息及识别码权限、获取网络状态权限、指纹识别器调动权限、位置权限、获取软件列表权限等等。

除此之外,京东金融还声明了6项“不提供不会影响您使用京东金融”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允许访问相机、允许访问相册、允许访问通讯录、开启麦克风权限等。

在瞭望消金看来,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金融机构穷尽所能搜集用户个人信息支持业务发展创新,期间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京东金融App不是个案,此前飞贷水象分期融360也因App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被监管部门点名。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等系列制度文件相继面世向公众征求意见。这些都意味着,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是互联网永远的红线。

事件六

消费金融ABS回暖,需警惕潜在风险

瞭望消金了解到,消费金融ABS双11期间迎来发行“小高潮”,除了锦程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包括360金融、滴滴、京东等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也都开始从金融市场“补血”。

公开资料显示,消费金融公司获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包括招联、中银、兴业、锦程、苏宁、马上及湖北消费金融。除招联、海尔及湖北消费金融外,其余6家消费金融公司均发行了信贷ABS产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年初的颓势,消费金融ABS正在逐步回暖,但这一数据较2018年仍有所下滑。据统计,我国消费金融ABS共发行102期产品,发行规模达到3025.67亿元,较2018年下降0.28%。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金融行业具有普惠金融的性质和小额分散的特点,本身很适合作为ABS的底层资产。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机构风控能力欠佳,不良率逐渐攀升。再加上消费贷款底层资产不透明、贷后管理不尽职等问题的存在,需警惕消费金融ABS潜在风险。

据瞭望消金整理公开信息获悉,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共有四家公司接到监管部门的罚单,分别是华融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总罚款数额为171万元。

消费金融行业年度六大乱象盘点!

“破”与“立”是对孪生兄弟,从高歌猛进到合规稳健发展,消费金融机构有场硬仗要打。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消费金融及其产业链将呈现强者愈强的局面,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