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网贷”又出新套路,这种骗局你要知道!

近日,人民日报的一篇《天津女子遭遇“美容贷”噩梦:痘痘没治好,催债电话追上门》,揭露了美容行业的贷款黑幕,让大众心惊胆战。

注意 “网贷”又出新套路,这种骗局你要知道!
注意 “网贷”又出新套路,这种骗局你要知道!

此外,新华社也在连续报道此事

“从此案例贷款的套路分析,是从前校园贷的衍生产品,有人称其为美容贷。”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金融系副教授张小涛说。

曾被监管退出舞台的“校园贷”,换了新马甲又重现江湖了。

近30天内,有关校园贷的相关信息高达30541条,影响人次更是超过57852.36万人次,足以看出其火爆程度和各“网贷”的宣传势头。

注意 “网贷”又出新套路,这种骗局你要知道!

“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只需动动手指,填填表格,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从而不必卖肾也能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虚荣和快感。”“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这些曾经屡见不鲜的宣传语,这些曾经的“甜言蜜语”,祸害了多少鲜活的生命。

注意 “网贷”又出新套路,这种骗局你要知道!

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

2017年4月11日,厦门某高校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自杀。据报道,该女生借款的校园贷平台至少有5个,仅在“今借到”平台就累计借入57万多,累计笔数257笔,当前欠款5万余元。其家人曾多次帮她还钱,期间曾收到过“催款裸照”。

2017年9月7日,华商报报道,21岁的陕西大二学生朱毓迪贷款20多万,用于同学聚餐以及偿还贷款等,当无力偿还时跳江自杀。

什么是校园贷?它与贷款又有什么区别?

注意 “网贷”又出新套路,这种骗局你要知道!

校园贷的再次崛起,离不开当下年轻人的超前消费观。据了解,90后、00后年轻人的消费观早已与父辈不同。

此前,天津大学曾发布过一份《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9.03%的大学生申请过贷款,其中超过六成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贷款,可见互联网借贷平台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信用贷款的主要渠道。

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的消费模式,特别获得新生代90后、00后大学生的认可。

注意 “网贷”又出新套路,这种骗局你要知道!

中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表示,“这两年报道的‘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根据我们调查,没有一例是因为学生在校交不起学费、没有生活费的原因去贷款的,而更多的原因是盲目的超前消费,还有一些是其他个人的因素。

很多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真实目的,或许只是想换一个最新款的手机,一双限量版的球鞋,一个明星同款的包包…这些不是活不下去的“生活必需品”。

如今,一些不良借贷平台披上华丽外衣,换个名目亮相,“瞄上的还是缺乏社会经验、金融消费知识不足却有超前消费欲望的年轻人群体”。

注意 “网贷”又出新套路,这种骗局你要知道!

针对当下部分大学生盲目的超前消费观:

1. 政府:加强监管,严厉打击

政府需进一步完善网络金融管理政策,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严把贷款公司的准入门槛,加强对校园贷平台的清理,对那些不合规、不合法的校园贷平台,要坚决予以关停取缔;

将没有诚信、没有信誉的公司纳入黑名单,并在高校公示,让大学生知晓,避免继续上当受骗;

对违法的校园贷行为,特别是那些借校园贷之名行金融诈骗之实的犯罪行为,要从严打击,依法追究。

2. 教育部:拒绝校园贷、高消费,将纳入“大学第一课”

教育部日前曾下发过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引导学生树立金融理财和金融安全观念,及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

“趁这几天开学,做好校园不良网贷风险警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拒绝校园贷、高消费,不妨也纳入‘大学第一课’。”某大学老师提出。

3. 学生自身:理性消费,合理消费

作为学生,应从主观上认清非法校园贷的危害,拒绝远离非法校园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合理消费,不要把“贷款”当作救命稻草。

如果在身边发现了有宣传或者正在进行非法校园贷的组织或者个人,一定要及时向学校老师举报,若已经陷入其中,请务必及时报警处理,不要独自一人承担。

注意 “网贷”又出新套路,这种骗局你要知道!

另外,谨防新马甲的回租贷、培训贷、裸条贷、刷单贷等等这些满满的套路。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