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提升小贷身份,小贷融资渠道大扩张

2022年以来,小贷整改加速,多地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小贷公司,撤销其展业资格。

与此同时,多地下发小贷激励政策,对于支持疫情期间小微企业、实体产业、三农行业的小贷机构给予各项支持,在金融业监管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作为金融业有力补充的小贷机构,身份界定也越来越明晰。

直击小贷公司痛点

近期,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作用支持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发挥信贷支持作用、加大监管支撑力度、筑牢风险防控底线三个方面,对小贷实施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10条政策举措。

发挥信贷支持作用简言之就是政策指引当地小贷公司关注重点行业以及减费让利。

通知显示,重庆鼓励当地小贷公司努力提升经营性贷款和本地贷款的比重,特别关注前期信用记录良好、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遇到的问题。

此外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三农”、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物流货车司机等也是此次通知重点关注对象,支持小贷平台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对符合条件的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企业,给出的意见是应延尽延,能帮尽帮,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行业而言,通知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大对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的信贷服务,依法合规开展订单、存货、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融资业务;提供便利还款措施和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放款、还款服务效率。

对于有还款压力的小贷机构客户,通知引导小额贷款公司降低利率水平,加大对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的优惠减免力度。此外,小贷公司还可以采取减缓催收、贷款展期、续贷等灵活措施支持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对暂时遇困行业企业实行征信保护,即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经协商一致后可按照调整后的还款计划合理调整信用记录报送,该条措施既能保护企业征信不受影响,也保护资金方的小贷公司,毕竟要协商一致,主动权还是在小贷公司这边。

加大监管支撑力度则可以看做小贷公司积极实施监管政策后的福利,通知主要从优化小贷融资渠道、放宽监管条件以及优先评级等方面给予小贷公司激励。

融资渠道方面,支持小贷优化股权结构,引入符合监管条件的优质股东,鼓励小贷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ABS等多元有效渠道融入资金,优先支持经营性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ABS产品;积极协调本地商业银行提高对两类机构的融资授信额度。

种种措施直击小贷公司痛点。对于一家地方小贷而言,融资渠道单一、高资金成本以及低社会认可度是其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在通知中,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被一一提出,小贷公司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筑牢风险防控底线方面,通知主要从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促进政策合力落地见效三个方面对小贷展业进行限制,要求小贷公司切实提升合规和风控能力的同时,合法合规开展营销宣传、贷款审查、贷后催收等经营行为,并联合多部门支持小贷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司法案件处理效率等。

地方小贷定位明细

重庆一直是小额贷款最活跃的直辖市,不仅是全国中唯一规模破千亿的城市,贷款余额也常年占到全国份额的四分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位于重庆市的小额贷款公司有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

由于宽松的地区政策,蚂蚁、百度、美团、京东、数禾等互联网头部小额贷款公司不约而同都将小贷公司总部放在了重庆,重庆更是马上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的大本营。

2020年9月,重庆就曾下发相似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做好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的通知》,主要内容共8条,而在该年更早的2月份,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出台了“小贷9条”政策。

此次新发的通知与之前老政策相比,内容明显更加细化。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原政策鼓励小贷公司合理减费让利,推出更多针对小微企业、“三农”及个体工商户的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产品;开发消费信贷产品,但对于具体细化方面的措施,并未直接点出;在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方面,也仅以“提高考核的容忍度”进行表述,但容忍上限把握问题并未框定。

事实上,今年以来,多地都在细化属地小贷公司的管理,在鼓励小贷公司不抽贷、断贷的同时,不仅指出政策支持小贷经营方向,还给积极支持小微贷、新市民的机构给予政策上实实在在的支持。

今年3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上海地方金融组织进一步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除鼓励小额贷款公司3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的普惠型小额贷款还本付息可视情延长等特殊政策外,减费让利、无本续贷、实施征信保护等常规措施也被多次提及。

激励小贷公司的方式也是开阔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对于经营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支持通过发行债券、股东借款、同业拆借、以本公司发放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入资金,鼓励银行加大对小贷公司的授信额度。

此外,云南、江苏、北京等多地也陆续下发类似文件,「消费金融频道」认为,除对于疫情期间特殊情况的安排外,种种条例也在昭示监管指示下小贷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聚焦本地市场

自从2020年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后,小贷机构的地方属性就在不断加强。

在该通知中,明确要求小贷公司应注重服务当地外,将小贷公司的监管权力下放给地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对辖内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监管和风险处置,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具体落实。

此后各地监管部门按照属地化特色开始了小贷服务本地之路。

云南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小贷公司因注重服务当地,将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作为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内蒙古印发的《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试行)》中,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审批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重大事项应依法取得相应行政许可。

在严监管以及政策指引下,一批空壳、不合规的小贷公司被持续清退,资产质量优良、运营稳定并持续紧跟政策方向的小贷公司则在地方的扶持下,拥有更多机会。

近期,广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广东地方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其开展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资产转让业务。同时广东省小贷协会参与小额贷款公司的资质审核。这是额贷款公司首次引入金交平台,拓宽了小贷不良交易市场的宽度。

小贷牌照的落地伴随着互金行业的快速发展,最初,绝大多数的小贷牌照注册是为了在网络和线下发放信用贷款,以较小杠杆撬动资本市场,不过随着P2P的退潮,个人信用贷款在强监管下,逐步被消费金融公司或者是拥有全国性网络小贷牌照的公司瓜分,地方小贷机构受制于牌照的地域限制,也必须开始将目光放回本地。

作为金融行业延伸的触手,地方小贷公司在三农、地方小微等领域有极大优势,不仅能了解地方企业机构的特色需求,灵活提供方案,而且决策链较短,审批过程快,填补地方空白,能让地方小贷和其他金融机构形成错位竞争的优势。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