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财险的窘境:被监管罚款70万元被用户投诉捆绑销售拒绝理赔
2021年二季度,人保财险与平安人寿一起夺得第一名,不过,这对于两家公司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1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2021年第15号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2021年第二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保险消费投诉情况。
《通报》指出,2021年第二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47005件,环比增长31.43%。
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19643件,环比增长31.58%,占投诉总量的41.79%;人身保险公司27362件,环比增长31.33%,占投诉总量的58.21%。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投诉中,二季度,人保财险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第一;平安人寿投诉量位列人身保险公司第一。
被不断罚款与投诉的人保财险
今年以来,人保财险可谓风波不断,被罚款,被投诉,可谓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最新的消息是,中国人保嘉兴市分公司员工因故意夸大保险事故的损失程度进行虚假赔偿,骗取保险金被银保监会嘉兴监管分局处罚10万元,同时对相关人员陈晓、贾云分别处以罚款。
而早在今年4月15日,人保财险曾都支公司亦被罚款10万元,与此同时,其相关责任人亦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
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9年4月19日至11月18日,人保财险曾都支公司个人代理人黄某等10余人名下出单车险业务80余台,涉及签单保费28万余元,人保财险曾都支公司在报批手续费率的基础上,为每单业务按照净保费的1%至25%增补手续费,共计2.45万元。
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时,应当遵循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和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原则。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的规定。
四个月后,人保财险再次被罚50万元。
8月30日,银保监在官网发布了对人保财险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监管表示,人保财险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违法行为,具体包括:
1、修改后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经批准或者备案后,在新订立的保险合同中使用原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2、未严格执行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费率。
3、三是未严格执行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
针对种种违规行为,银保监称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七十条,对人保财险罚款50万元;另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分别对时任人保财险副总经理吴建林,时任人保财险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倪宏警告并罚款10万元。
一边是监管的罚款,另一边,用户对于人保的投诉也从未间断,这其中多涉及不理赔、捆包销售等。
9月8日,有用户投诉由人保公司被保车辆在发生车祸后,受害人将车修好并将钱付给修理厂后,人保公司却拒绝理赔。随后,受害人虽然拨打了投诉电话,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反馈。
捆绑销售也是人保财险被投诉的原因之一。
据多位用户投诉,在通过人保财险贷款时,被捆绑销售大额保费。一名用户称,自己在签订贷款合同之后才发现,14.9万元的贷款,每月不仅要扣除2556.24元的保险费,还需还款7133元。
无独有偶,有用户称在人保贷款之后,虽利息合理,但自己并没有购买任何保险,却需要每月支付保险费。
不可置疑,在借钱过程中捆绑销售保险是违规行为。2012年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借贷搭售,不得在发放贷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2019年7月22日,相关监管部门又叫停保险公司通过现金贷等网贷平台销售意外伤害险。如此来看,若用户投诉属实,那人保显然已违规。
尽管面临监管与用户投诉的双重压力,但这却并不影响人保持续赚钱的能力。
从最新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被用户投诉最多的人保财险实现总保费收入2526.26亿元,同比增长2.6%。相比之下,截至6月末,人保寿险保费收入为641.33亿元,同比降4.6%。
而具体到利润,今年上半年,人保实现营业收入3137.2亿元,同比微增1.1%;归母净利润168.84亿元,同比增长34.0%。
外部状况不尽人意,内部实际情况也暗潮涌动。
业绩下滑的寿险,全球第一的目标
人保寿险遭遇长时间保费负增长是人保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仅从今年来看,从1-8月,人保长险首年保费收入306.33亿元,同比降低14.8%,趸交业务骤降24.7%;8月单月,长险期交单月新单保费同比增速为-29.1%,7月为10%。
事实上,为意图重新稳坐行业第一的位置,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已经在人保内部掀起了“腥风血雨”。
与2020年9月开始执掌人保的罗熹曾公开表示,人保要在2025年实现集团营业收入进入全球可比的保险公司前列,财险主要指标要成为全球第一。到2035年,营业收入能进入前3位,财险所有指标要在全球进入第一。
目标定下之后,在罗熹的带领之下,人保开始行动。
为解决保险的供给侧能力和效率问题,中国人保推出了42个战略项目,目前有的团队已经开始实施。
不仅仅是战略上的改变,人保似乎还意欲从公司的人事结构进行改变。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罗熹已经不止一次强调要多从基层人员中选拔年轻人,加强对年轻员工专业能力培养。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中国人保在内部持续系统推行“5855”制度,即男性和女性干部分别达到58岁(生于1963年)和55岁(生于1966年)者,要退居二线。与之并存的还有硬制度“5+2”,则令大批中层干部产生调整,该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有5年在保险主业从业经验,并有2年到基层锻炼的经历。
受此影响,中国人保旗下子公司,相继换帅。
今年3月16日,中国人保宣布人保财险总裁谢一群到龄退休,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接任人保财险党委书记、总裁;半个月后,人保寿险召开干部大会,会议宣布,王文临时负责人保寿险全面工作,免去傅安平人保寿险副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职务。
据了解,目前,“5855”政策已在人保财险、人保健康、人保寿险等子公司相继落地,“5+2”政策亦在稳步推进中。
外部是强硬的监管与用户的投诉,内部是业务的重压与人事改革,曾经的老大哥,能实现罗熹豪言壮语立下的“军令状”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