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头息]砍头息变形记:知名平台捆绑保险 保费虚高引发集体投诉

自2017年底141号文件正式下发以来,现金贷迎来多重监管。今年央视315晚会对“714高炮”的曝光,也令现金贷再次站上风口浪尖。

但在强监管和舆论压力下,现金贷并未消失。它们之中,有的在慢慢合规化,有的变本加厉进化“超级高炮”,有的寻求出海机会,有的换了身“马甲”继续活跃在市场上。

近期有借款人反馈,有现金贷平台“强卖保险”,通过搭售高保费保险产品的形式,变相收取砍头息。这一形式也引起广泛关注。

在第三方投诉网站聚投诉上,以“搭售保险”为关键词搜索,快贷、惠花花、米米罐、秒购、分多多、惠花钱等多家平台被用户投诉在贷款过程中“被保险”。其中,也不乏及贷等知名平台。

及贷是知名网贷公司PPmoney万惠旗下的借贷产品。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中,及贷有一个“及贷放款时直接扣除所谓的保费”的联名投诉,其中相关帖2700个。

5月20日,一位杜先生投诉称,在及贷一笔7500元贷款通过审批,放款过程中,及贷直接扣除932.4元的保险费用,而在审贷过程中并未提示需购买保险,也没有正规购买保险所应有的流程,更加没有经过本人的确认和许可,属于强迫捆绑消费。

杜先生发布的信息截图

另一位吴先生的投诉中,关于本金、利息、借款合同等信息更加详细。

根据吴先生的投诉,其本人在及贷借本金17000元分12个月还款,还款总金额高达27073.61元,利息共计10073.61元。实际借款到账金额仅有17000元,而借款合同上的借款本金为19907元。并且贷款过程中捆绑销售了保险,保险费用2907元,

吴先生发布的借款信息等截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2907元的保险费用被计入借款本金。

以实际到账金额数据大概计算吴先生的借款利率:(27073.61-17000)/17000=59.26%,已远超36%的年利率。

若以借款合同中所标示的借款本金19907元(含保险费)来计算,(27073.61-19907)/19907=36%,其年利率则正好卡在36%的上限。

这也体现了这一保险费用的微妙作用。

但由于借款人是分期还款,如果使用IRR公式计算真实年利率,很可能高达60%以上。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

在此前一位洪先生也在投诉中附上借款信息等明细。

该投诉中提到,洪先生本人于2019年1月26日在及贷App贷款20000元,贷款6期;实际于1月27日到帐18140元(直接扣除保费),被违规搭售保险费1860元,然而实际还款每期要还3717.94元,6期总金额22307.6元。

洪先生发布的借款信息等截图

以此实际到账金额数据计算,其借款年利率为(22307.6-18140)/18140*2=45.95%;

若以借款合同中的借款金额(含保费)计算,该年利率为(22307.6-20000)/20000*2=23.08%。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及贷提现过程中,该借款人意外险为默认搭售,且保险费用将在借款到账后自动划除。如果借款人不想在该平台购买保险产品,则需要通过点击页面底部一行细字,展开隐藏页面,手动取消勾选项。

而如果借款人不主动点开页面最底部的《加入借款人保障计划》,则不会对该款借款人意外险产品以及具体保费进行展示。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众多借款人“被买保险”。

同时,该展示页面还提示“已为您购买借款人意外险(95%用户选择),借款更容易通过”,并附有《代扣付款委托书》《投保须知》和《保险条款》。

据报道,该款借款人意外险由易安保险承保,被保险人为借款人,保障责任为借款人身故和全残,受益人为保单载明的贷款人,也即贷款机构,其受益额度为索赔当时被保险人未偿还的贷款本金余额,且不可退保。

另外,在惠花花、秒购等平台的投诉中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其所搭售保险的情况。

根据多位借款人的投诉,上述两家平台强制为他们搭售的保险均为一款公共交通工具意外险。

从几位借款人提供的截图来看,所搭售的保险产品价格远高于市面上常见的意外险,保障期限也短很多。

而更有意思的是,保险产品的保险额度等于借款过程中所扣除的保险费用,而保险期限则等于借款期限。就这两点来看,这一“保险产品”完全没有体现保障作用,它更多的是作为变相砍头息来为平台谋取更多利益。

以一位随先生发布的保险产品情况为例,该公共交通工具意外险保额540元,保险期限14天。

随先生发布的保险产品截图

据借款人爆料,惠花花、秒购、惠花钱等平台的保险合作方有大地保险、永安保险。

通过永安保险官网,可以找到一款与上述公共交通工具意外险较为相似的保险产品“如意交通工具意外平安保险”。该产品保障范围包括航意、火车、船舶、车险自驾等,其中航空200万元保额,火车、船舶、自驾各50万元保额,保障时间15天,保费仅33元,全年保障168元。

同样的,通过综合对比可见,及贷、快贷等平台上所搭售的保险价格也要比其他渠道卖的同类型产品费率高出不少。

实际上,不止搭售保险,砍头息这一时代产物,也曾经或仍然在以手续费、会员费、购物额度、旅游卡、游戏币,甚至茶叶等等多种名目变相活跃在现金贷行业。

不可否认,只要借贷需求一直存在,现金贷便永不会消亡。

或许正因现金贷的高风险特性,平台试图通过各类新方式和“新马甲”来覆盖,或借此获取更多利益。但在监管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这类试图逃避监管的做法并不是长久之计,也期待在各方作用下,未来现金贷行业能够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健康。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