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往何处去?

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低于1%,杠杆倍率仅为2倍,平均员工数量不到15人,这就是中国融资担保行业的真相。这个行业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最近,徐州中院作出的关于担保代偿案件的民事裁定,在非银金融圈引起震动,并引发了各界对融担行业前途命运的关切。

从1993年第一家专业的信用担保公司诞生算起,中国的融担行业已经走过了26年的历程。

它有过高歌猛进的繁盛期,也有过乱象丛生与风险暴露,之后则遭遇了监管整顿与行业洗牌。在当前的金融形势与政策环境下,融担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依托金融科技,拓展零售担保,服务金融下沉,走协同化、规模化之路。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给出的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简称“国研中心”)近期发布的《通过融担促进普惠信贷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指出,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融资担保机构可更好发挥促进作用,促使传统银行向普惠金融领域渗透服务。

不仅如此,融资担保机构可以进一步通过业务模式创新,与银行、保险、信用分析等具有专业机构形成基于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模式,向零售业务拓展,为更多更下沉客群提供融资增信支持。

1、尴尬现状:盈利能力差,杠杆倍率低

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融资担保法人机构仅剩5937家,6年来下降了45%。在2012年末,全行业的机构数一度高达8590家。

这是强监管的结果。除了机构数量骤减,融担行业还在分化:一方面,国有资本大量进入,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发展迅速,国家农担公司、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再担保机构先后成立;另一方面,民营融担公司缺乏竞争优势,其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随着国有机构的主导地位持续加强,融担行业各项指标有所回升。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融资担保机构实收资本1.14万亿元,同比增长5%;资产总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5.4%。

不过,看似光鲜的数字背后,制约融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并未解决。

从国研中心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2017年,全国融资担保机构的营业利润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关机构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已低于 1%。除了部分规模较大的融资担保机构,多数融担机构盈利能力较弱,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商业可持续性不足。

相比国有融担机构,民营机构经营压力更大。《报告》提到,除了业务模式缺乏核心竞争优势,风控模式照搬银行,有一些民营融担公司难以及时代偿不良贷款,导致同类机构的整体信誉不佳。

按照《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融担公司的杠杆倍率原则上可以达到10倍,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的融担公司还能提高至15倍。然而,2018年全行业的杠杆倍率平均不到2倍,并且还在继续下降。

更显苍白的是,全国融资担保机构的平均员工数量不到15人,绝大多数机构的资本、技术、人才都难以支撑创新。

《报告》指出,我国融担行业的传统模式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风控模式相对于银行缺乏优势;二是融资担保公司的发展受经济增速波动影响;三是小担保机构缺乏抗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四是传统业务模式依赖对公业务和传统的银行客户资源。

这就注定了融担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的相对弱势地位。在实际操作中,融担机构并不真正掌握定价权,也无法基于风险进行合理定价,而是银行说了算,在常见的1%-3%的费率标准下,行业很难拥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2、新形势下,融担行业的新使命

比起以往任何时候,我们都更需要一个强大的融担行业。

目前,中央政府加大力度推进普惠金融,商业银行本身也有服务下沉的动力,在来自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之下,融担行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正如《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普惠金融发展目标与现阶段的信贷服务实际覆盖面之间存在差距,需要融资担保机构更好发挥促进作用。

从识别和分担风险、处置不良资产的角度来看,融资担保机构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化服务优势,与各类银行加强合作,在普惠金融服务领域时尤其如此。

对大银行来说,为了响应政策号召,他们正在不断下沉服务,加大对小微和三农的信贷投入。然而,大银行进入普惠金融市场必然会面临不良率上升等风控问题,需要更好管理信贷风险,融资担保机构可以提供支持。

对中小银行而言,大银行的下沉会迫使他们进一步下沉,向那些难以满足传统信贷条件的普惠金融客户渗透。这就需要中小银行创新服务模式和风控机制,包括与融资担保公司等其它金融机构合作。

这样一来,不管是大型融担机构还是中小融担机构,都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诸如大型融担机构可以针对中小银行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服务,包括借助金融科技降低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水平、改进专业化服务、降低业务成本等等。

而围绕改善信贷风险管理效果,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可以发挥贴近客户、掌握更多客户生产经营及现金流风险点信息的优势,推进与大银行互补合作,弥补大银行拓展普惠金融服务时面临的软信息不足问题。

概言之,针对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融担机构可以更好发展自身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代偿机制使银行更好控制资产不良率;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贴近客户优势,改善信贷风控质量;还可以为小银行提供金融科技服务,降低信息不对称。

3、依托金融科技,转型零售担保

高度依附银行、缺乏独立性,是融担行业的一大痛处,尤其是民营融担机构。

归根到底,这些融担机构普遍不具备核心能力,要么紧跟着银行,要么围绕关联方,扮演着信用中介的角色,但没有信用中介的能力。

如今,政府支持的国有融担机构快速发展,分流了优质客户,令民营融担机构的生存环境更显艰难,这要求民营融担机构的主营业务从对公业务向零售业务拓展。

《报告》提出了零售担保这一概念,指的是服务于单笔授信低于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口径(目前为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信贷人群(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自雇人士、三农为主)信贷需求的担保业务。

国研中心认为,发展零售担保的意义重大,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环节,应当鼓励那些有能力有意愿的融资担保机构尤其是民营机构,探索按商业可持续要求向零售业务转型的有效途径。

在对公担保业务基础上发展零售担保,需要根本转变业务模式,其中关键难点在于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例如在传统模式下,单笔业务成本存在刚性门槛,导致融资担保服务难以覆盖小额信贷;传统贷前调查模式成本偏高,且难以适用缺乏财务报表和抵押品的客户。

《报告》指出,发展金融科技是突破这些传统模式约束的有效途径。融资担保公司需要针对银行的风控模式,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包括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具体可与相关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或独立投资研发。

考虑到融资担保的关键环节是识别风险,并有效判断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且研发应用金融科技需要以规模和收益为基础,《报告》建议,在发展零售担保的早期阶段应统筹考虑城乡各类个人客户,除了弱势群体,还应包括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工薪阶层等数量较广的客户群体。

在国研中心看来,这是打破转型难僵局的必要之举。在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后,通过推广普及,逐步下沉服务,向弱势群体渗透并普及融资担保服务。此外,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的相关商业可持续机制可以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所借鉴。

4、规模化、协同化,探索业务聚合机制

如上所述,要想走出原有的业务模式,融担机构需要以风控模式创新为基础,包括应用金融科技改进业务模式。

想法很好,但是现实骨感,因为民营融资担保机构普遍规模小、实力差,不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

如果缺乏一定的规模基础,融担机构在刚性成本分摊效果、抗流动性风险能力、专业化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都会面临瓶颈,对客户信用风险的缓冲能力有限,难以形成与银行的互补机制。

《报告》建议,融担行业需要进一步促进规模化、协同化发展,包括逐步提高行业注册资本规模门槛,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增强实力;鼓励融资担保公司之间通过股权纽带加强联合;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与第三方信息服务、信用评估等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包括股权合作。

在此基础上,融担机构还可以从业务模式和技术助力两方面创新业务协同方式,通过业内乃至信贷业务链条上跨市场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协同,形成业务规模化优势。

首先,融担机构之间通过技术输出形成协同。大型融资担保机构规模大、技术强但杠杆倍率较高,有的已经达到10倍,中小融资担保机构规模小、技术弱但杠杆倍率低,双方应以技术为纽带深化互补合作。

其次,融资担保机构之间基于业务优势进行互补性合作,拓宽客户覆盖面。小型融资担保机构扎根当地产业,熟悉当地行业及客户的发展情况,全国性融资担保机构可以通过与地方性小型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再次,有实力的全国性融资担保机构可探索跨行业的业务聚合机制。以融资担保业务为核心,搭建业务聚合平台,在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分工提升整体效率,覆盖更下层的普惠信贷人群。

搭建业务聚合平台的建议,与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早前提出的普惠信贷聚合模式高度一致。所谓聚合模式,是指依托金融科技搭建开放平台,将在获客、数据、风控、增信、资金等业务节点中各有所长的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融担等)连接起来,形成有机生态体系的普惠信贷业务模式。平安普惠被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视为该模式的代表企业。

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提到,聚合模式是科技赋能模式的升级,由单点聚合发展到多点聚合,更进一步解决了普惠金融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可见,聚合模式是融资担保参与到普惠信贷,转型零售担保业务的有益探索之一。

《报告》最后指出,政策应鼓励那些有能力有意愿的融资担保机构尤其是民营机构,探索按商业可持续要求向零售业务转型的有效途径。在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后,通过推广普及,逐步下沉服务,向弱势群体渗透并普及融资担保服务。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