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转型在即 谁将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

《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83号文”)下发、平安消费金融获批筹建或为陆金所转型做准备,预示着网贷转型加速进行中。

网贷转型的方向正如监管指导的那样,要么转型消费金融,要么转型小贷公司。

有网贷从业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网贷备案试点并未通过,跟着政策完成转型是备选。

多家平台已转型

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截至2019年10月末,全国在线运营网贷平台427家,比2018年末降低60%,且已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内;此外,网贷平台的借贷余额和出借人数分别较上年末下降50%和55%。

网贷退出仍然是主基调。2019年以来,大部分网贷机构选择退出和停业,已停业的平台达到1200多家。李均锋透露,下一步,网贷专项整治将以出清为目标、以退出为主要方向。

一部分网贷平台选择转型助贷、消费金融、小贷公司。

助贷业务是监管明确鼓励和支持的。今年1月,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引导部分正常运营的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

但另一面监管也在时刻关注助贷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如1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要依法否定高利转贷行为、职业放贷行为的效力。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将对助贷行业影响很大,一旦把握不准“助贷”和“变相放贷”的界限,很可能会涉嫌高利转贷罪。

目前,360金融、乐信、趣店等头部平台已经转型助贷业务,且机构资金占比越来越高。

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更多的认为转型助贷只是一个过渡期,持牌才是王道。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网贷平台都能转型助贷业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合作的网贷平台选择上有很大的话语权。很多网贷平台连助贷都无缘。

另外一部分网贷平台开始朝消费金融、小贷公司方向转型。

天眼查显示,11月19日,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银消费金融”)的高管人员发生了变更,新增董事CHENG SHAOYONG(成少勇)、副董事长寇传平、监事徐梅、董事胡世华。

本报记者观察发现,此次杭银消费金融变动的高管和小赢科技有不少关系。成少勇为小赢科技的现任总裁,寇传平是江西瑞京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无独有偶,小赢科技CEO唐越也在该公司担任董事。

在83号文发布之后,11月27日,贵州网贷平台“信通袋”发布申请转型省级小贷公司的公告,称已经于11月25日向有关部门提交了转型申请,预计将于2020年1月底前发布经相关监管部门认可的转型实施方案、兑付保障方案。截至11月1日,信通袋累计撮合3.5亿元,借贷余额3745.64万元,逾期金额247.04万元,且均逾期90天以上。

这两家公司的变化代表了网贷平台的两个转型方向,一是消费金融,二是小贷公司。

持牌是目标

虽然监管表明了转型的两个方向,但是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从牌照发放单位来看,消费金融牌照由中国银保监会审批和发放,小贷牌照由地方监管部门发放。从申请难易来看,消费金融牌照更难获得。

但即便小贷牌照相对容易申请,由于地域限制,体量上可能难以做大做强,而网络小贷牌照又被叫停,P2P作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兴起的金融业务,拥有网络小贷牌照是最佳选择。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1月11日,全国共批设了262家网络小贷公司(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有245家完成工商登记。其中,共有21家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或其关联企业获取了25家网络小贷牌照,并且多为知名P2P网贷平台所持有。

除了难以获得网络小贷牌照外,杠杆率一直是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是网络小贷牌照比较难申请,其次我觉得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杠杆率和自有资金,无论哪种网络小贷本质都是小贷公司,原则上只能用机构资金和自有资金,不能使用个人资金,而P2P是募集个人资金,类似于债权众筹,这也是一个本质的区别。我觉得转型最大难点在于两种模式的改变,能做P2P的不一定能做好网络小贷。”

而83号文对网贷平台转型小贷公司增设了门槛,要求网贷平台满足存量业务无严重违法违规情况、最近1年保持全量业务银行存管上线状态、近2年网贷机构及其实际控制人、主要高管无严重违规处理和违法犯罪记录等合规条件外,还对股东消化处置存量业务风险的能力、转型方案可行性、金融科技实力等方面设置了相应条件。83号文还强调,已经退出的网贷平台不得申请转型小贷公司。

网络小贷被叫停、放贷杠杆率不足、放贷区域限制等都是网贷平台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些网贷平台从业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手里已经拿到小贷牌照,但还是会积极接触消费金融牌照。

2019年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多家互联网巨头斩获消费金融牌照,度小满金融、新浪分别入股哈银消费金融、包银消费金融,小米和平安也先后获得消费金融牌照。

但是消费金融牌照的门槛依然很高,在注册资本、出资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从消费金融发起股东来看,银行系占比较多,少有信托系参与。

纯网贷平台若想获得消费金融牌照,而又没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入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或许会成为一种选择。但由于网贷行业情况并不乐观,作为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很大的话语权,而且有一定的定价能力。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