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差异化服务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就业、增收、民生、税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长期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多少年来,不管融资方式出现何种变化,商业银行信贷主渠道作用不会改变。为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应立足本行实际,突出经营特色,坚持为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在差异化服务中实现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双赢。

小微企业差异化金融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从企业角度看,只有差异化金融服务才能使小微企业获得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选择正在发生明显变化。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大集团向国际融资、大企业向市场融资、小微企业向民间融资、新企业向私募融资。但是,小微企业向民间融资成本太高,尤其是市场行情下行背景下易造成小微企业资金链趋紧,甚至断裂。由于小微企业普遍管理水平落后、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记录较少、抵质押物不足,很难满足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渠道的前置条件,部分成长良好的小微企业也仅能获得有限的额度,难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面对小微企业的先天不足,只有从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一企一策,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才能让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商业银行等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

(二)从市场角度看,多元化的市场融资主体能够为小微企业获得差异化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前些年,借助社会各界要求改善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发展民间金融和微型金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的呼声,准金融机构准入环境宽松,步入了快速发展车道,加之证券、资管、保险、基金等广泛介入信贷活动,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充当融资中介,对传统银行信贷的替代效应日益显现。面对市场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小微企业要立足自身实际,寻求合适的合作对象,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不一定非得局限于商业银行。从全国情况看,2002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中,人民币贷款占比为91.9%,而目前这一比例已下降到约60%。

(三)从银行角度看,同质化金融服务与小微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当前,在不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简单粗放,产品和服务日趋同质化。在业务拓展上,采取“跟随”战略,未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市场定位;在信贷投放上,偏好搭他行便车,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在风险管控上,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片面强调抵押担保;在服务收费上,未根据风险评级、担保措施、综合贡献等给予差别化定价;在产品创新上,小微产品大多以民生银行“商贷通”产品为模板,进行粗放式复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抵押”“联保联贷”等做出的类产品。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更需要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生存期的小微企业,偏向信用贷款和及时性高的产品;平稳期的小微企业,需要循环授信类产品;扩张转型期的小微企业,对资金管理服务需求较大;成熟期的小微企业,则偏好低利率抵押性贷款产品,对供应链整合服务以及资产管理需求较大。商业银行同质化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矛盾日趋突出,差异化金融服务应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题中之义。

当前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瓶颈与制约因素

(一)相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仍显不足。小微企业普遍公司治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企业信息不透明,对银行正常的债权查询、确认等不给予配合,使银行很难把握小微企业真实承贷能力和还款来源。在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情形下,商业银行只得转而求其次,注重其第二还款来源,强调贷款抵押担保,在抵质押品选择上主要以房产及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等不动产作抵押。而小微企业仅有的抵押品就是其有限房地产、机器设备等不动产及存货,其规模制约了抵质押品的价值。一些成长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虽然能从银行贷款,但额度有限。

(二)相对贷款利息支出,“第三方收费”抬高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清理规范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违规收费、以“创新业务”名目变相收费等行为基本得以遏制。目前,基于市场化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商业银行普遍将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浮一定比例,基本不收取其他费用。然而,相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支出,行政部门、中介机构在小微企业贷款中收取的“第三方收费”(如,评估费、保险费、审计费、担保费、转贷“过桥费”)约占到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三成以上。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抬高了生产经营成本,成为影响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相对小微企业“随用随贷”的资金需求,信贷资金供求时间匹配难。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有“小、频、急”的特点,而商业银行出于审慎经营原则,办理企业贷款要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调查、授信、落实抵押担保等措施,且部分银行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影响了审批速度。同时,小微企业生产发展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时间性,放贷早了增大企业财务费用,放贷迟了影响订单生产和交货时间,在现行贷款管理模式下,银行不能完全满足小微企业“随用随贷”的要求。此外,小微企业由于基础财务资料不全,项目申报能力不强,往往很难达到银行项目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的前置条件,中长期贷款较少,无法满足长期资金周转需要。

商业银行差异化服务小微企业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顶层设计差异化。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规律决定了商业银行信贷不能完全符合其需求,要全面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商业银行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在信贷管理制度、不良容忍、风险考核等多维度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纠正与小微企业金融需求不适应的制度安排。适当放宽小微企业信贷准入门槛,优化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立小微企业尽职免责制度和适当提高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提高授信部门和小微客户经理放贷积极性。研究制定风险防范与正向激励并重的小微企业贷款业绩考核评价方法,为小微企业信贷人员提供收入水平、职级晋升的良好通道。

(二)担保方式差异化。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发放信用贷款可以说是其本源业务,担保仅能作为一种风险缓释和增信工具。国际上,一些先进银行在良好内控和外部信用环境基础上,信用贷款占比较高,很少依赖担保;国内也出现了浙江泰隆银行等专注于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银行。但是,总体上看,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普遍依赖担保,强调抵质押物,占比超过80%。而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足,抵押担保难,贷款额度十分有限。因而,商业银行要拓宽小微企业抵质押范围,有效激活知识产权、机器设备、应收账款、厂房等各类抵质押资源,适当增加信用贷款,着力解决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题。

(三)利率定价差异化。自2012年6月央行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提速,今年8月更是全面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流动性水平进行合理定价,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利率定价格局初步形成,考验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管理能力。而且,市场融资主体日益多元化背景下,银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客户选择范围更加宽泛,银行渠道的融资成本也将是小微企业考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要充分考量企业风险状况、信用状况、综合贡献等给予差别化定价,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

(四)产品服务差异化。小微企业差异化的金融需求需要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在产品设计上,要科学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有利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业务品种,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办理续贷业务。在期限设置上,要合理设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改变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期限短期化的倾向,切实提高贷款期限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匹配度。在还款方式上,合理采取分期还款等灵活的还款方式,减轻小微企业还款压力。在价格管理上,通过提供有别于其他银行的金融产品和附加服务,在保持稳定中间服务收费增长的基础上,采用非价格竞争手段赢得市场。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