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上马甲的“收益率” 你能分辨清楚吗?

摘要:这篇文章,晓典将从常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说起,通过举例方式,解密某些理财收益率标注可能存在的“套路”,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你的套路。”

双11即将来临,各大社交软件,不出意外地被各种红包促销信息刷屏了。除了当好“数学家”,还需要当好“经济学家”,跟红包、满减游戏的各种规则周旋,一不小心就会“被套路”。

这种文字游戏,不仅仅存在于电商消费购物的环节中,在我们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种种误区,尤其是关于收益率的文字表述,一个不留神被所谓的“高息”吸引,等买了之后才发现,产品标注的那个意思,根本不是我们购买时Get到的那个意思。无奈只能呜呼哀哉,等到锁定期结束后才能重获资金自由。

这篇文章,晓典将从常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说起,通过举例方式,解密某些理财收益率标注可能存在的“套路”,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利率与年化收益率——

在上一篇关于产品保本与存款保险的专栏稿件中,晓典曾阐述过投资资产的分类。文末小总结中有这么一句话:“具有法定保本可能的,只会是债权类投资。”

“利率”的概念,同样只存在于债权类投资中,并且其所适用的范围,通常为固定收益产品。最典型的就是银行存款了,这里摘取了宇宙行APP上的存款产品介绍:

之前有介绍过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本金受到存款保险的保障,这里截图一张,展示部分民营银行存款产品的介绍:

“按月付息利率”、“满14天付息利率”、“每期付息利率”,不同的表述中都带有“利率”两个字。点开产品介绍后,我们能够观察到页面上存在“客户购买存款后”、“实际存款天数”等字样。

简单介绍了利率,下面我们再看看“年化收益率”的概念。“年化”两个字,其实就暗含了我们的投资产品期限可能并非整年的情形。为了方便投资人将不同期限之间的产品收益率进行对比,因此设置了这样一种标杆,有的地方还会前置两个字,成为“预期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的使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既有银行类理财、网贷类产品使用这个表述,也能在货币基金的产品介绍页面看到相关指标,叫做“七日年化收益率”。

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某项产品用到“七日年化收益率”而没有使用“利率”来衡量其收益情况,那么其实有一层隐藏含义:这个产品可能并非保本产品,而是会产生收益波动,不信的话,我们来看一下某理财超市发售的产品:

两款产品放在一起,对比就很明显了。下方明确标注为“银行存款”产品,且有“本金保障”,而上方使用“七日年化收益率”的产品并没有归类为存款,而是“定期”。打开“定期”产品的介绍页面,能够观察到“本产品为浮动收益”、“风险等级为中低”等字样。

——收益率指标盘点——

前面简单分析了利率和年化收益率,下面将会给大家摘录几个理财产品中常见的指标,分析背后的隐藏含义:

最高年化收益率

“最高年化收益率”的概念,多出现在结构性存款产品中。结构性存款,顾名思义,既有存款的部分,也有结构性的部分,说白了就是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资管新规以后,在监管去刚兑作用下,传统保本理财的生存空间所剩无几。在这样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作为传统保本理财的替代品,迎来规模增长的大爆发。

结构性存款的“结构”,可能跟各种外部风险因素挂钩,比如说黄金价格、外汇汇率等等, 通过专业人士的测算,结构性存款的收益会存在一定的区间,不同区间对比之后取最高值,就成为了“最高年化收益率”,以下图某结构性存款产品为例:

可以看出,这是款与外汇挂钩的结构性产品,挂钩对象为2020年2月6日上午10点路透TKFE页面公布的欧元兑美元即期汇率,存在两种情形:

如果该即期汇率小于1.5,那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

大于等于1.5,那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2

所以,只有当某些条件满足之后,才能获取到“最高”的年化收益率,它是存在一定的概率区间的。

成立以来年化净值增长

说到“成立以来年化净值增长”这个指标,又有不少小伙伴容易跟“七日年化收益率”混淆起来了。

这两年,理财产品的净值化不断加速,不少产品开始用“净值”这个指标来展示业绩。而“成立以来”这个概念,可能对A产品来说是两年,对B产品来说可能只有三个月,经历的牛熊周期背景会有所差异。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2-3个点徘徊的大背景下,见到“成立以来年化净值增长”高达5个点,可千万不要激动:

因为那真的只是“成立以来”,如果你看到这个数据心动并且购买以后,并不代表你持有期间就可以获得高达5%以上的收益,甚至还有人发帖表示,不但没赚到,居然还亏钱:

年化业绩比较基准

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很多已经使用“业绩比较基准”这个概念,来代替原先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而前置的年化二字,同样是为了将比较时间进行统一:

为什么要改口成为“比较基准”这样的表述呢?究其原理,还是因为资管新规中的去刚兑精神在发挥作用。

过去,银行使用“预期年化收益率”这样的文字,总会给投资人这样一种感觉:既然银行说有这么多收益率,那么到期我也可以拿到这样的收益率,说白了就是一种刚兑的心理暗示。而用“比较基准”作为替代说法后,意义就显得不一样了:现在标注的这个数字,代表的是我们的历史业绩,未来的业绩谁也不好说。这种做法,能够使得投资人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属性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和“年化业绩比较基准”类似的另一个指标,叫做“业绩报酬计提基准”。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所谓的基准,跟收益率搭不上半毛钱关系,来看一款资管计划产品的说明:

5.4%的意思是,如果这款产品的收益率高于5.4%,产品管理人会根据资产管理合同,对超额收益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业绩报酬,不超过的话就没有。在这样的激励措施下,管理人会努力配置资产,使之达到这项“及格线”,但也不排除经过努力之后仍未达标的可能。

所以,在这类产品的页面,一般会有附注说明:业绩报酬计提基准不代表实际收益,也不表示对最低收益的任何承诺或保证。

最后依旧简单总结一下本文:

一、 在产品介绍页面的百分号之前,看到诱人的数字,先保持冷静,暂停十秒钟理解一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指标,是否具有参考价值等等

二、 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朋友,可以选择寻找到“存款保险”、“利率”等关键词,老老实实投存款产品。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