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消费金融未来监管或出现这几大方向

放眼国际,全球金融科技创新正如火如荼,新技术重塑着金融产业全流程。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正全面应用于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支付清结算、保险等各大领域,驱动着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迭代。

2019年12月6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发表题为《消费金融的创新与监管》的演讲,曾刚表示:

1、中国消费金融发展迅速,源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消费金融数字化、支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

2、消费金融公司只是消费金融大类,是这个领域中非常小的一个组成部分;

3、未来,消费金融对现有监管体系造成的冲击有:很难纳入监管体系、对现有监管体系造成严重挑战、法律责任不清晰、消费者保护不够。

曾刚,消费金融,信贷,持牌机构,金融监管,金融科技,金融创新

以下是演讲正文:

今天我们聊金融科技实际应用,抛开技术不讲,目前感受最深的和应用最多的,就是像传统银行讲的零售银行领域,大范围来讲是消费金融领域,针对个人的消费金融服务这一块,业务创新是最多的。

过去几年也看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很多新的模式在不断地出现。前面亿欧智库分析师薄老师讲了很多新的思路,而且提了很多看法。很多方向基本是概括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金融是受严格监管的行业,不管金融科技怎么创新,在突破现有监管边界的时候,必然会受到一定约束。

过去两三年当中,金融科技的很多创新,现在在监管的环境下,已经开始出现了很多变化。消费金融同样是这样,不是说方向不对,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怎么样和监管互动,怎么样在监管允许的方向上进行更好地探索,这是需要进行探讨的话题。监管需要对金融科技的创新进行适应。

昨天人民银行批准,在北京开始进行金融科技监管的试点工作,这是传统的金融沙箱监管。这对金融科技创新有很大好处,北京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沃土。一方面保证了金融科技创新的空间,另一方面又隔绝了风险,是非常好的模式。

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想法。

第一,中国为什么过去几年消费金融发展非常迅速?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常重要。

过去两三年中,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从过去的投资变成消费了。

2018年,消费在整个GDP当中的贡献度大概有70%,投资只有30%左右。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靠投资、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真正稳增长的核心已经转到消费和内需上面。

经济创新的转移,当然会带动金融创新的转移。谁占据经济活动的主体,衍生的金融服务需求的量会更大。金融需求的主要对象,从原来的对公企业投资主体转向消费主体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整个传统的金融行业,零售银行的占比在迅速地上升,这是一个大的经济变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个趋势未来还会延续下去,这是第一个。

2、中国消费兴起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数字化。

很多消费的带动、消费潜力的释放是由互联网的消费来驱动的,和国外不太一样,中国没有经历太长时间在三四线城市大面积、长时间地进行商业基础设施投资,三四线城市消费就能够起来。

现在只要有网线,只要物流快递能送得到,只要有手机,都能够享受到非常好的消费服务,缩短了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国的特点非常显著。这个过程中,和消费相伴的金融服务的需求和这种趋势相关。

3、和过去经济发展,消费形态变化带来的支付习惯、消费习惯有关。

尤其是零售端,消费习惯非常大程度上线上化了,靠网点吸引它很困难,必须在手机上做文章,在线上做文章。这意味着它的业务模式一定是线上化和数字化的,所有这些原因带动了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科技驱动的消费金融迅速发展,中国消费金融的兴起和其他国家路径非常不一样。

其他国家是银行信用卡带动的,有些国家是通过商户的信用卡来带动的;在中国不是这样,中国信用卡的规模也非常大,但是驱动的过程是从线上开始走的,这是非常显著的特点。消费金融领域创新的模式,也会有很大不同。

第二,当下消费金融市场大概情况。

人群的分类,这是其他机构做的,我们引用了一下,准不准确不保证,这是一个估算的数据。总体来讲,消费金融的空间非常大,不同类型的需求主体面临的消费的需求情况不一样。

从风险收益的角度来讲会有不同的分层,金融服务角度来讲,对应着不同类型的客户。不同类型的消费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都有所满足。现在整个消费金融市场当中有非常多的主体,不同类型的主体服务的客群的主要对象是有差异的,与需求分层对应的就是供给分层。

现在说起消费金融,都容易把它和消费金融公司挂钩,消费金融公司只是消费金融大类,只是这个领域中非常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此之上,有银行,银行有整个零售金融、信用卡、消费信贷,还有BATJ这样的大机构,越来越多的机构。前两天说新浪都开始在做贷款,现在想不到还有不做零售信贷的科技巨头。

消费金融公司持牌的,还有很多小贷、信托等等,还有P2P做这个领域,对应的是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特征不太一样。

原则上来讲,银行体系的客户群体总体来讲是最优质的,然后逐步下沉,下沉的时候,大家的风险偏好就会有所不同,越往下走,风险越大。不光是借款主体风险越大,面临的监管和法律风险越大,越往下沉就会涉及到很多问题,包括借款的方式合不合适,定价的方式合不合适,越往下沉需要的核心能力越不相同,这是大概的一个市场的情况。

第三,过去一段时间,消费金融在金融科技推动下,它的发展形态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

其他国家,像美国的消费金融兴起主要是信用卡分期;日本、韩国,是用百货商店来做分期,不是银行做分期做起来的,是消费公司、商业性的公司做分期做起来的。原则上来讲都是线下的传统模式,根据客户的形态来进行分类来做。

在中国,因为消费的兴起,而且线上大家的比较优势各不相同。你要在线上提供信贷,所需要的各种方面的因素,和原来线下做信贷的时候,会完全不同。在中国的消费金融或者个人信贷发展过程中,现在形成很多标准化模式跟以往的模式完全不同。

原来的模式,要申请一个分期,要先做申请、审批等等。现在的过程,完全不同。现在有可能申请的速度非常快,好多都说是“310”就完成了。甚至有一些不用申请,主动给你开放白条了,好多APP上都有这种情况,主动给你授信,导致它的业务模式和传统做消费金融的模式完全不同。

这一整套的过程,从获客开始,到用户数据获取,风险把控、贷后管理,和原来模式完全不同。在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中,金融科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金融科技刺激,中国零售银行业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零售业务最大痛点是成本太高,做企业是户数很小,每个客户规模比较大,一个客户、一个客户经理能够覆盖成本没有什么问题;面临零售客户的时候,最小的银行,中国小银行哪怕是一个城商行或者农商行几百万客户是起码的,意味着如果用客户经理,以人工服务的方式,完全不可能,更不用说对他进行分析,海量数据根本没法处理。

有科技支撑,反过来才能发展零售业务,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最近几年为什么金融科技这么热?也是和银行的业务转型有关。因为现在必须要做零售才能赚钱,做零售又必须要有金融科技做支撑才可以,所以这成为必备的核心要件。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做这个事情,就没有饭吃了。

虽然说竞争也很激烈,但是不搞很快就被淘汰了,这也是个大势的变化,有非常大的关系。从长远看会带动整个银行业务,开始的业务流程,慢慢开始变成组织架构调整。

因为为了适应业务流程变化,必须要改造自己的流程,让业务本身更加有效率,再改变外部形态。如果展望未来,我们会看到很多现在的持牌机构未来的外部形态跟今天有很大差别,都是从科技的角度不断地催发出来的。

前面那个亿欧智库分析师薄老师做报告的时候,已经提到这个问题了。我们看到,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把整个银行或者传统金融机构,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切分,切分了之后,分解成不同的维度。

原来是银行或者一个传统金融机构,一个业务是由一个机构从头到尾完成的,比如获客、风险分析、贷中、贷后的管理,都是由银行机构来完成的,但是在金融科技环境下面完不成。一个是能力所限,第二个不见得是他的专业比较优势,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寻找新的方式,开放某一个环节和其他机构合作。

银行即服务,相当于在获客环节,有可能把我们的一些点放到其他场景中。银行现在的开放不光是在获客环节。在风控的环节,开放得也很厉害,当然最近出了一点问题。

征信环节在开放,资金环节在开放,每一个重要的金融节点都在开放,我们讲的开放跟欧洲讲的开放银行不是一个概念。开放银行的概念,把原来的业务流程上的核心点对外开放,要外部给我赋能,提高我在这个点上更好的能力,要么降低我的资金成本,要么分散我的风险,要么提高我的风控能力,要么提高我的获客能力,围绕业务展开。

中国开放银行的实质跟国外开放银行不是一个概念,多少让我想起来,当年我们在讲P2P的时候,我们自己干的P2P跟美国人讲的P2P根本不是一码事,但是我们干得也很热闹。今天的开放银行有同样的问题,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因为每一个节点的开放都会带来新的风险,这个新的风险在传统的监管架构中会引起一定的反映。

接下来,就看它会带来怎样影响。

我相信这个链条的拆分和重整会提高效率。现在很多行业都被科技改变了,原来的业务流程都发生变化了。金融也是一样的,它的业务流程也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监管的影响。模式会发生变化,这种解构,所谓的开放,在每一个主要环节的开放,给监管带来怎样的挑战?从传统的监管框架下有几点是重要的因素,值得去探讨的。

第一,很难纳入现有监管体系。

因为现有的监管体系是持牌监管,很多机构梦想拿个牌照就好了,这是在中国非常重要的事情。既然是持牌监管,可以看到,在开放环节当中,并不是每个环节开放的对象都是持牌的。我们在场景中去获客,一定会有金融销售的牌照吗?不见得。哪种类型的金融销售牌照并不清楚,没有监管。必须要在合格的地方才能进行销售,对金融销售本身有一个要求。

在风控环节中同样有类似的问题,包括征信,有人提供风险的担保,而征信也是一个持牌的业务。现在的问题就来了,当一个开放的体系中,这么多机构参与其中,这个生态里面有很多机构不持牌,这些机构不持牌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由谁来认定,是很严重的问题。它的生态很难纳入到现在的监管体系中。

第二,它对现有的属地监管造成了严重挑战。

现在整个中国的现有的银行监管体系,全世界都一样,美国也是一样,它的属地监管是非常严格的。

在美国一个银行,不是说在每个州都可以开分支机构,在中国也不是说一个城商行可以跑到北京开业务的,异地业务必须要持牌,没有异地业务资格,不能干这个事情。

在互联网上,既然你是在任何一个场景中都可以出现的时候,你提供的很多金融服务,已经超越了线下地域范围。对线下属地监管构成严重挑战,如果不管你,现有属地监管体系就完全失控了。原来的体系要不要重构?重构的过程会很漫长,不可能根据你的这个来调整。

第三,法律责任不清晰。

这么多环节都涉及到了,万一他涉黑了?他要出问题,生态就塌了。有这么多机构在里面,如何保证每一个都合规合法?这是很大的问题,法律责任不清晰,风险不可控。

第四,对消费者保护不够。

每个环节都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监管的规则也没有特别清晰,也是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下,既然挑战了这么多东西,未来的监管在短时间内对这样的创新怎么约束它?不是说阻碍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方向不可逆转,确实提高了效率,优化了结构。但是,它和现有的监管框架相适应,未来可能有几个方向。

第一,持牌是要要求的。包括监管的要求,以及前一段时间高法的《民商法》的解释,对持牌业务的持牌要求非常明晰了。

第二,线上线下信贷政策一致性,也包括销售政策,我可能把我的网点开到其他人的APP中,这种APP的开设符不符合监管框架和线下有没有一致性?是未来要讨论的。当然对监管是极大的挑战。未来要去考虑,不然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线上套利空间。

第三,明晰它的法律关系。这个法律关系,这么多机构在合作,如果出了问题,最后的责任谁负责?如何明确?未来在这块需要更多的规范。

第四,现在已经非常明显的,加强消费者的保护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而且最近出事情的很多案件,或者是事件都是因为在消费者保护方面触碰了一些底线。最近关注到很多消费金融机构开始谈自律了,非常重要。自律的核心,就是要把握好基本的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进行一些改进,这是未来消费金融监管的大体的思路。

最后,再简单地讲一下未来的发展前景。总体来讲,中国消费金融整个市场需求空间仍然存在。从目前来看,中国杠杆率处于中等水平,考虑到现在的杠杆率的结构。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主要不是消费金融带来的,主要是买房子,未来大家慢慢不买房子,开始卖房子,消费金融这块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的。

在国外,在美国消费金融和按揭居民部门负债1:1,中国现在3:1,甚至更高,绝大多数背的是房贷,而不是背的消费金融,这种结构优化有很多空间。

从市场的需求和空间来讲,消费金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发展消费金融,金融科技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监管自己在调整,监管沙箱给了机会;另一方面从机构自身来讲,也要根据监管基本的底线进行适时调整,才可以行稳致远,能够和整个消费金融市场共成长,供大家批评指正。时间有限,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