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为实体经济“护航”,探索普惠新路径

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业的作用,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作为全国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始终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专注服务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扎实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

聚焦小微企业,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王先生经营的纺织品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刚好五年,然而他从事纺织品行业却远不止这短短时间。

年幼时的王先生便受到父母影响,对纺织布料种类如数家珍。2008年以后,王先生先是在布料行业试水,慢慢将布料销售业务从长沙做到了广州。那时候的他还是单打独斗,常常一周辗转几个城市,就这样一点一点将几个城市的市场“啃”下来。在行业摸爬滚打积攒了经验与人脉以后,2015年王先生成立了自己的纺织品公司。五年时间,公司从1个人发展到20人的规模。

面对今天多元化的审美发展和新材料新技术的拓展应用,王先生希望能够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持续投入,以期公司能够走得更长远。但从机器设备到研发团队,从产品生产到业务拓展,每一个环节都需求资金的支持。

公司成立不久,王先生便遇到资金问题。后来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用钱的地方只多不少,客户回款的速度较慢,无法弥补生产备货的资金空缺。向亲人朋友借钱,向信用社贷款,王先生都曾有尝试。但是贷款利息相对较高,过程也不那么方便,对王先生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后来经朋友介绍,王先生了解到微众银行微业贷。这一接触,便成就了微业贷与王先生的长久缘分。直到今天,微业贷依旧是王先生的生意好帮手。

王先生公司的发展,也许是中国千千万万小微企业发展的缩影。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小微企业数量达到8000多万家,数量大约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70%左右,民营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带动80%以上的就业。因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而传统金融想服务又难以服务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广泛而客观存在。

2017年底,微众银行以金融科技作为驱动小微金融服务的引擎,推出了国内第一个线上、无抵押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微业贷,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该产品依托微众银行的大数据风控、互联网产品设计、互联网科技与数字化营销能力,具有线上化、无抵押、随借随还等优点,满足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

目前,微业贷已辐射27个省和直辖市,服务超过200个县级以上城市,在这些地区,每14家企业中就有1家申请过“微业贷”。未来三年内,微众银行还将为新基建、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现代交通等30个重点领域产业链提供数字化金融支持,以支持链属企业来带动产业链提升稳定性与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针对广大新兴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微众银行推出了微业贷科创贷款,在传统的抵押贷款、信用贷款之外,为科创企业开辟了融资新渠道,及时满足企业扩大研发投入等需求。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微众银行沿袭“微业贷模式”的成功路径,借助大数据风控技术,依托“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与供应链主体小微企业的直接对接。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表示,微众银行的服务对象绝对不会偏离普惠领域,未来将继续延伸产品的覆盖、延伸客群的覆盖,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服务好普惠客群。

精准帮扶,助力“六稳”“六保”工作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微众银行充分发挥科技和线上无接触服务的优势,以微业贷和供应链金融等产品为依托,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和长尾客群复工复产,在“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等方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金融纾困举措。

在疫情发生后,微众银行迅速通过线上方式开展工作,保障金融服务渠道畅通,于2020年2月13日率先推出了延期还款措施,为很多陷入困境的小微企业带来了希望。同时,率先推出3个月还息不还本等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客户因疫情带来的压力。

疫情期间,王先生的公司一度面临没有订单、产品积压、仓储压力大等多个问题,资金非常紧张。适逢微业贷推出的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推迟还款的政策,一时间王先生如释重负,稳稳度过了“危险期”。

此外,微众银行还对湖北、广东、河南、浙江四省提供了专项贴现降息政策。对于受疫情影响在微众银行进行贷款的新客户,也提供了利率优惠;对于医药等防疫、抗疫相关行业客户,及时提高授信额度,切实为他们解决资金困难。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微众银行坚持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运用央行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的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性银行转贷款等途径,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央行支小再贷款政策出台后, 微众银行迅速制定了相应投放计划,在原有小微企业贷款的基础上加速投放,利率在低于“LPR+50BP”的政策要求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加权平均年利率低至3.6%,真正让利给小微企业。

据介绍,截至2020年9月末,微众银行运用支小再贷款投放贷款余额逾20亿元,惠及4800余户小微企业,平均每亿元覆盖小微企业达230家,支小再贷款的运用,也对微众银行扩大小微贷款“首贷户”的覆盖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微众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优势叠加、能力互补,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杠杆效应,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及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达成了共计50亿元的“转贷款”合作,用于微众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截至目前,发放贷款已经覆盖超过1万家小微企业。

坚守合规,防范银行金融风险

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金融监管部门反复强调严守金融安全底线。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银保监会将把防范风险作为金融业的永恒主题,毫不松懈地监控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法治,完善长效机制。

“金融的核心在风控,普惠金融的风控更是重中之重、难上加难,传统风控模式直接用于普惠金融,效果表现不佳。”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指出。微众银行另辟蹊径,利用自身优势,针对自身产品特点, 探索出一条大数据风控之路。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集中爆发,为普惠金融风控领域相关痛点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运用金融科技建立线上风控。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微众银行持续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完善大数据风控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持续开发和完善各类风控规则、策略、评分卡和内部评级系统,累计建立超过400个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和反欺诈等系列风控模型以及超过10万个风险参数,将AI技术运用于联合建模、电核录音质检、风险管理名单等风控领域,发挥了对信用、欺诈等核心风险的识别和监控作用,有效提升了内控能力和效率。

除建立全线上风控体系外,微众银行通过与各类O2O平台的广泛合作,将风控触角延伸到线下场景。基于线下场景和植入于内控流程的风控手段,从身份识别、欺诈排除到信用评估、贷中监测、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将线下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有机结合的全流程风险管理。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微众银行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政策,在行业内率先将资产质量的不良贷款标准由逾期90天改为60天。2019年,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微众银行持续扩展普惠客群的覆盖面和优化定价创造了空间。

探索金融扶贫,服务“乡村振兴”

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021年,站在新十年的节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任务。

过去几年,微众银行借助其互联网银行的特性,及自身金融科技的优势,通过微粒贷金融扶贫项目,融合产业协同发展,变输血为造血,实现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微粒贷金融扶贫项目探索了“互联网+金融”扶贫新样板。

微众银行通过微粒贷产品与合作银行进行支持扶贫攻坚,通过将微粒贷业务核算落地的方式,定向为贫困县贡献税收,形成了微粒贷金融扶贫项目,助力各地扶贫攻坚工作。截至2020年12月底,微粒贷 “金融扶贫项目”已正式落地全国42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32个),项目总计为贫困地区贡献增值税税额约14.53亿,有效支持当地脱贫攻坚。

在开展扶贫金融的同时,微众银行持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微众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助农惠农,上线相应农业金融产品,为推动“三农”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践行社会责任,普惠金融安全便捷

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微众银行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在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保障特殊客群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慈善公益等方面践行社会责任。

早在2016年,为服务听障和有语言障碍人士,微众银行在业内率先组建了一支专职手语专家服务团队,通过远程视频以手语方式核实客户身份和借款意愿,使得听障和有语言障碍客户同样能够享受到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

从2019年开始,微众银行以“金融科技,向善而行”的理念为指引,充分利用自研前沿技术手段,推动无障碍金融服务全面升级。2020年10月15日,微众银行App无障碍服务成果发布,通过采用光线活体、AI语音合成、加速度传感器、实时图像处理、震动传感器、人脸边缘检测等技术,为视障用户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提高视障客户群体的生活便利度,享受手机金融服务。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微众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加稳健、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昂首阔步奋进在“普惠金融”的征程上。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