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终催收政策盘点:拥抱合规 是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文章图片1

“蝴蝶一动翅膀,就有一场风暴”……

2021年个贷不良市场煽动的翅膀,毫不意外传导到了上下游产业,尤其是处置端的催收行业。

作为金融行业最后一个闭环,催收行业从未像今天这般备受关注。一方面拥抱着万亿蓝海,成为新兴市场的璀璨明星;另一方面不断削骨断肉向监管靠拢。尤其是2021年各大政策出台后,彻底改变整个金融信贷行业的格局,众多处置行业在生死一线徘徊。据“企查查”相关企业经营范围关键词查询得知,截止2021年底,个贷类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仅剩1.2万家,而去年这个数字是1.3万家。更关键的是,自2017年以来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企业已经连续第五年新增下降。

“合规催收”不再是纸上谈兵,行业摆脱野蛮生长拥抱合规成了众多处置机构生存的不二法则。对此,小局梳理了2021年相关催收政策,不难发现个贷处置的“强监管”时代已真正到来。

一、暴力催收入刑

2021年催收行业最为劲爆的一则新闻是暴力催收纳入刑法并正式实施。

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第三十四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规从今年3月开始执行,意味着催收行业正式脱离草莽时代纳入监管怀抱。在此之前,不管是公司法还是民典法,都没有一条法律条文能够明确的用在债务催收的具体行为规范上。因此在实践中,催收非法债务往往伴随着言语侮辱、人身伤害等行为,但只有催收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才会被定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针对这种行为以寻衅滋事罪予以规制,在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

至此,监管能更加精确判定催收具体行为模式,对打击和规范借贷市场的非法催收行为无疑是效果明显的,它时时刻刻提醒非法催收人员,一招不慎可能触犯刑法。与此同时,截至目前浙江、广东、宁夏、贵州等多地均已出现催收非法债务罪诉讼案件,部分案件已经以“催收非法债务罪”宣判。

法规的实施,尽管给行业带上了“紧箍咒”,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该法规弥补了催收立法上的空白,同时也从立法角度承认了正当催收行为存在的合法性、必要性。

二、合规化、法制化建设推进

如果说暴力催收入刑针对的是非法暴力催收的刑事责任,《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落地,则是进一步推动了催收行为的阳光化、法制化建设。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实行。首次将数据安全全局决策统筹工作升格至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与《国家安全法》保持一致。其中,第三十二条对行业重点涉及的个人数据收集做了明文规定 ,要求“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

其次,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也明确了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细则。同时,法律中对个人信息权利的保护、使用等多种情况都进行了规范,并且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违规界定范畴,将个人信息的权利保障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于催收行业而言,法律的落地阻断了联系第三人、失联修复等常规的催收手法,增大了处置个贷不良的难度,但并非是彻底打击行业。毕竟作为金融服务业不断细化过程中衍生出的新兴行业,催收已经成为金融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只要催收的需求存在,第三方委外催收机构便不会遁迹。各大法案也正是基于行业特性的基础上,正视各大债务催收机构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积极引导债务催收行为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

三、行业规范层层加码

当然,行业的监管还远不止于此!

2021年11月2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印发《信用卡催收工作指引(试行)》文件,这是针对信用卡催收出台的新规定,也是一份比较正式和规范信用卡催收的文件。尽管该文件属于行业规范范畴,但有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

该指引重点针对催收行为、催收行为规范、外部催收机构管理、内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以及自律惩戒等几大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具体内容包括,未经债务人同意,严禁在晚22点后至早8点前进行电话、外访催收。按照电话催收当时具体情况,主动通话的频密程度应控制在合理及必需的范围内,严禁使用“呼死你”等方式频繁致电催收。催收行为要严格遵守国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严禁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并严禁以列入虚构的黑名单、虚构的不良信用数据库为由来威胁债务人等不当手段开展催收。

无独有偶,12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也重点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严格制定并实施催收业务审计检查、投诉处理等管理制度,规范催收行为,不得违法违规提供或者公开客户欠款信息,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可见,监管环境的层层施压,对于暴力催收、委外机构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管逐渐趋细趋严已势在必行。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监管对于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在积极的引导,尤其是逃废债、反催收以及对市场秩序的维护上,要求银行有义务联合打击利用过度投诉等手段达到逃废债务目的的行为,并要求银行单位应当合理指定外部催收机构信用卡催收服务价格、不得利用任何不当手段干预或者影响催收的正常市场秩序。

总之,以合规为导向重塑催收业务流程乃至底层业务成为了当前行业发展新趋势。当前行业正从“形式合规”转向“实质合规”并步入良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后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产生、发展、整顿、规范到平稳运行。对于催收行业而言,也不例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催收行业,见证过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也势必会在行业进入冷静期面临诸多考验。

但庆幸的是,这些压力终将转变成行业内生动力。完善的标准规范、升级的内控管理以及科技重塑业务流程等等将以更合规、更智能、更高效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提升数据精细化、资产化管理水平将成为新时代催收行业的新号角。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