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个朋友搭上身家?严守身份远避“被贷款”!

爱情的糖衣,是多数人不愿离开的美好。有句话说,“爱情会让人的智商降为零”。存在身陷爱情中的人,被爱情蒙蔽了双眼,没有在认清对方之前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导致“被贷款”,“被欠债”,徒增非亲为债务,让身心备受压力。

据悉,有市民在恋爱期间和对象亲密无间,各类身份证件、账户密码都互相分享。但后续因为个别摩擦,让原本恩爱的小情侣“分道扬镳”。还未分开多久,该市民便从某短信中得知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

原来,其前任私自使用该市民的手机,利用该市民的身份信息,在某金融应用程序中申请信用贷款,随后将到账的款项资金立马转到自己账户上,开启大手大脚的消费行动。

花着对象身份贷来的钱,自然不用顾忌后续还贷难题。

无独有偶,类似的案子不止一件。存在同居情侣一方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其身份证件进行网络借贷,拒绝还贷还拉黑对象及其家人。最终昔日情侣落得对铺公堂的局面。

由此可见,个人身份信息是“重点保护对象”。无论对方是多么亲近的人,该有的私密空间要有,该有的距离也要有,这样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也拥有个人喘息的私密空间。

此外,个人信息容易申贷的原因,也在于目前涌现的各类容易申办的金融产品。各种平台入驻金融圈,开放融资功能,只要提供账户及密码,同时在应用内授权登录,即可顺利申办贷款,这也让“被贷款”的情况日渐增多。

因此,广大用户需要注意,切实保护好个人信息,不在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存放身份证件,如若出现身份证件丢失的情况也要及时挂失,如定期修改账户密码等。同时最好养成在可允许次数范围内查询征信的情况,一旦发现有非亲为的征信查询记录要及时排查止损。

上述便是相关的全部内容,仅供参考阅读,希望能对大家带来些许有效的帮助。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